目录
什么是经济?
经济是无数交易的组合。经济是由所有市场中的全部交易构成的。
交易即买方使用货币或信用与卖方交换商品、服务、金融资产。交易是组成经济的最小零件,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。
我们通常将经济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。宏观经济的单位是国家(如:一国的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、商品市场),微观经济的单位是个体(如:一只股票、某只债券、某个商品)
支出总额=货币+信用,是经济的驱动力。一个人的支出=另一个人的收入。
产销总量=商品+服务+金融资产。
价格=支出总额/产销总量。
信用
信用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- 现实生活中,大部分所谓的“钱”其实是信用,信用大约占所有”钱“的95%。
- 信用的本质是借债,所以触发了一系列可以预料的将在未来发生的事件。
- 信用易于获得,经济就会扩张;信用不易获得,经济就会衰退。
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
政府是最大的卖方和卖方,政府分为两部分:
- 中央政府:收税和花钱
- 中央银行:控制经济中的信贷和货币数量。
周期
周期是由于债务引起的。债务是经济起伏的的重要动力。
借债时,消费超过产出;还债时,消费低于产出。一旦借债就形成了一个周期。
经济周期由3部分组成:
- 生产率的提高(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,生产率不会剧烈波动,不是经济起伏的重要动力)
- 短期债务周期(5~8年)
- 长期债务周期(75~100年)
可以参考:3.5 经济周期
短期债务周期
短期债务周期主要由央行控制,主要持续5~8年,在每个周期的低估和高峰后,经济增长和债务都超过前一个周期。
短期债务-繁荣期:A收入增加→A信用增加(可以借到更多钱)→A偿债成本减少→A支出增加→B收入增加→B信用增加(可以借到更多钱)→B偿债成本减少→B支出增加→C收入增加→C信用增加(可以借到更多钱)→C偿债成本减少→C支出增加→……附注:这里的A、B、C代表不同的人。
短期债务-繁荣期→衰退期:通货膨胀→央行提高利率→偿债成本增加
短期债务-衰退期:A收入减少→A信用减少(可以借的钱变少)→A偿债成本增加→A支出减少→B收入减少→B信用减少(可以借的钱变少)→B偿债成本增加→B支出减少→C收入减少→C信用减少(可以借的钱变少)→C偿债成本增加→C支出减少→……
短期债务-衰退期→繁荣期:通货紧缩→央行降低利率→偿债成本减少
长期债务周期
利率接近零,中央银行失去调节功能
长期债务-杠杆化过程(50年):同短期债务-繁荣期。在此期间,债务不断增加,偿债成本也不断增加
长期债务–杠杆化过程→萧条期:债务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的增加速度→偿债成本增加
长期债务–萧条期(2~3年):同短期债务-衰退期
长期债务–萧条期→通货再膨胀期(7~10年):通货紧缩→中央银行印钱借给中央政府,中央政府购买商品、服务→收入的增加速度超过债务的增加速度→收入增加
市场
金融市场按照期限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、资本市场、金融衍生品市场、外汇市场,1年及1年以下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是货币市场。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是资本市场。
货币市场
货币市场分为:
- 同业拆借市场:弥补短期资金不足、票据清算的差额、解决临时性资金短缺需求
- 票据市场:商业票据市场、银行承兑票据市场、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、短期以及融资性票据市场
- 短期债券市场:1年以内、流动性最高、金融机构参与
资本市场
资本市场分为:
- 中长期债券市场:中期债券(1~10年)、长期债券(>10年)
- 股票市场:一级市场、二级市场
- 投资基金市场: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
金融衍生品市场
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。
外汇市场
外汇市场是以不同种货币计值的两种票据之间交换的市场,详见1.1 什么是外汇?
市场关系
市场间的涨跌关系通常如下图:
货币政策是因,利率、债券价格、债券收益率、股票价格、商品价格是果。
货币政策 | 利率 | 债券价格 | 债券收益率 | 股票价格 | 商品价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宽松 | 上升 | 上升 | 下降 | 上升 | 上升 |
紧缩 | 下降 | 下降 | 上升 | 下降 | 下降 |
短期内,商品及服务的数量是一定的,而货币和信用总量却是浮动的,所以商品及服务的单价也是浮动的。
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金融产品是货币基金,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是债券收益率。